朱可安,男,1937年10月出生原江苏省奉贤县,中共党员。
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是新中国把他培养成一名高级工程师。他曾参与研究“长征”系列火箭,因在我国航天事业上的杰出贡献,成为航天部先进工作者,并于1993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朱可安的夫人凌爱芳是上海电机厂职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也曾被评为2000年上海市劳模。1994年,朱可安夫妇退休后创办了华宝羊毛衫时装有限公司,为帮助困难群众积累资金,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粗略统计,从1996年始,朱可安、凌爱芳夫妇先后向上海市红十字会、市慈善基金会、市劳模协会、敬老院以及云南,江西,贵州,河北,内蒙古捐赠现金人民币累计200余万元,羊毛衫价值100万余元,为陈行村老人捐钱捐物价值约60余万元;通过市劳模协会,连续15多年出资举办“上海市劳模迎新春茶话会”,连续多年帮助100名困难老劳模每人每年1000元;资助4名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其中一名从初中起),2014年起帮助一名市光小学五年级王佳文同学;张家口地震、长江发大水、台湾地震、汶川大地震都捐钱捐物;2001年、2003年通过上海市红十字会给青浦红十字、南汇红十字会捐羊毛衫价值各10万元,为患精神病患者解困……。总金额高达300余万元,所捐赠钱物占这家民营小厂历年总利润的75%。这么高的捐赠比例,在上海乃至全国都非常少见,从中也折射出他们心灵的美丽。
2014年,老朱夫妇经过商议,将工厂关闭,不再搞经营。失去了重要经济来源的夫妇并不遗憾,“慈善事业,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明年的茶话会、帮困资助,不会停,以后也不会停。”老朱夫妇的慈善之路,一直在延续。
劳模“侠侣”的美丽心灵——朱可安、凌爱芳夫妇退休创业,75%的收入用于慈善事业
春节将至,家住闵行区浦江镇的退休劳模朱可安、凌爱芳夫妇又开始忙碌起来。敬老院里的被褥还保暖否、资助的几个小囡上学期成绩如何、社区还有哪家遭遇变故需要帮助……这几天,夫妻俩没少操心。
一头银发,不经打理;穿一件旧到几乎要破出洞来的棉外套,走在浦江小镇的马路上,77岁的朱可安在陌生人眼中,几乎与“穷老头”无异。可就这极节俭的外表下,却有一颗火热的心:他饱含学识——曾是航天系统的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劳模;他并不贫穷——退休后创办企业,把华宝羊毛衫厂经营得红红火火;而他的精神世界,则更富有——将所办企业利润的75%用于慈善事业。
与老朱的不修边幅稍异,老伴凌爱芳退休前是一位人民教师,也是市级劳模,穿得朴素,却也精致。面对记者,凌阿姨笑得腼腆:“过年前,要去烫个发,半年多没去弄了。”一件黑色绒外套,一条丝巾,“上海小姐”的风貌,不打折扣。就是她,与丈夫一起,退休后“下海”,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又反哺社会——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老朱夫妇向社会各界捐款已达270余万元。
捐资助学 结缘党报
“我们永远忘不了,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您和奶奶给我们送来了学费,带我们游览东方明珠电视塔……”这封信的作者,是老朱夫妇长期资助的一对贫困姐妹。
几年前的一天,朱可安在本版上看到一则消息:施燕、施俭姐妹俩,姐姐高三、妹妹初三,家住崇明。她们的父亲因病骤然去世,母亲长期病重。姐妹俩从小立志成为大学生,而今却生活难以为继……尽管当时朱可安已经与崇明一名贫困大学生结对,自己又正患高血压和严重的冠心病,但他还是马上与妻子一起踏上崇明岛,看望了两位自强不息的孩子,并挑起这副助学担子。
如今,老朱夫妇捐资助学的4名学生都已大学毕业,踏上了工作岗位。可夫妻俩并没闲着,贫困生小王,又成了他们新的帮助对象。年前,带着水果、羊毛衫和助学金,两位老人亲临杨浦,和小王畅谈自己的奋斗经历,鼓励她好好学习,早日成才。
关爱劳模 奉献爱心
陆春龄的笛子独奏、马莉莉的沪剧清唱、闵惠芬二胡演奏……文艺界老劳模的精彩表演,引来台下老劳模们的阵阵掌声。像这样由上海市劳动模范协会、上海华宝羊毛衫时装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上海市老劳模迎春茶话会”,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0余届。
朱可安深知,有些老劳模由于年老体弱、一老养一老等原因,生活比较困难,急需得到资助。于是,他主动向市总工会劳模协会请缨,连续十余年出资举办茶话会。帮扶了100名困难老劳模,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 面对那一幕幕情意浓浓的联欢场景,一件件厚实温暖的毛衣,一笔笔饱含深情的捐款,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杨富珍动情地说:“真心感谢老朱一家人,他们为了回报社会,帮扶困难群体,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
慷慨捐赠 节俭生活
“老朱夫妇宁愿捐出数百万元做慈善,却不愿花钱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节俭远近闻名,是全村人心目中的大好人,我们都很尊敬他们! ”村支书陈明列说,“用农民朴实的眼光看,老朱夫妇就是世间的‘侠侣’。 ”
多年来,朱老全家一直居住在“比员工宿舍还差”的二层老楼房内,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直到最近动迁,三个儿女才各自搬进新居。“三个孩子,除了小女儿与我们同住,房子大一点,其他两个都只有90来个平方米。”有人说,朱老“慷慨对外人,苛刻对家人,实在‘有点戆’”。朱老却袒露了心声说:“身为老板娘,‘招弟’(老朱对妻子的昵称)也没从我这里享到什么福,有时想想还真有点对不起她。但我并不后悔。 ”
最近,老朱夫妇经过商议,将工厂关闭,不再搞经营。失去了重要经济来源的夫妇并不遗憾,“慈善事业,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明年的茶话会、帮困资助,不会停,以后也不会停。”老朱夫妇的慈善之路,将一直延续。
认识朱可安、凌爱芳夫妇是在1998年,上海市劳模协会举办的百多位老劳模参加的春节茶话会上。劳模协会的杨老师介绍说,茶话会由朱可安夫妇主动请缨协办,这对伉俪劳模用创业所得回馈社会。
那一天,100多位劳模济济一堂,欢迎笑语。席间,穿梭忙碌的,除了朱可安、凌爱芳,还有他们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一大家子,和美、温馨的画面叫人看了好生羡慕。
日前,领受了采访他们的任务,10多年的场景立马浮现,而10多年来他们默默奉献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也一一得以发掘重现。
10年坚守:致富不忘为人解困
一位是上海新中华机器厂的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劳模;一位是上海电机厂职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上海市劳模。颇有意味的是,朱可安、凌爱芳这对劳模伉俪被人们广泛认知,却是在两人都退休后,在他们与人合股创办的羊毛衫厂步入正轨时。
退休后的朱可安不安闲居,“下海”成为一家羊毛衫厂厂长。老朱办厂的目的很明确,实现人生的另一种价值——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是党和国家把我培养成大学生的。”这位曾参与研制“长征”系列火箭,因在我国航天事业上的杰出贡献,成为航天部先进工作者,进而成为上海市劳模的老人感怀深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对朱老两口子来说,绝非大话、套话。现在已然儿孙满堂,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快乐。可每天这样的时刻,他们又常常会想起朱老曾经的失落——与父亲和哥哥姐姐们生离死别、成为孤儿的苦楚。“自己好了,就应该想着大家。”尽管朱可安的厂子并不大,年产值也就在300万元左右。可他硬说服了股东们,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75%用于捐助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向云南、江西、贵州、河北、内蒙古等灾区捐钱捐物;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资;通过市劳模协会,连续10多年出资举办“上海市老劳模迎春茶话会”,并帮扶本市100位生活困难的老劳模;他还资助了4名困难大学生……
从1998年长江抗洪救灾,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甚至印尼海啸,朱老夫妇都是首批捐款者。
“我们的老板一点也不像老板。”厂子开着时,员工们都这样评价说。除了朱老的平易近人,还有就是他的着装,永远的简衣素服,从不名牌裹身。
说朱老不像老板的,还有工厂所在的闵行区陈行村的村民。当朱老当了10多年的羊毛衫厂厂长,但他身上穿的那件灰色羊毛衫,已记不清穿了多少年了。“真的,老朱一点也不像老板。”
让村里人记忆犹新的是,挣钱多了的朱老夫妇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这个经济薄弱的村子。“在全村人的心中,他是一位大好人,我们都尊敬他。”作为村支书,陈明列说起老朱夫妇充满着感恩之情。他忘不了,住着老旧房的老朱,却拿出8万元钱为村里修了一条水泥路,一条村里人盼了很久、却因资金匮乏迟迟没有修起来的路。
“用一个冷馒头解决了一顿饭,却用辛苦赚来的钱回报社会。他是慈善机构的‘老面孔’,在与困难劳模的结队中有始有终,用爱温暖着每个人的心。”市总公会劳模办的人如是评价。
“真心感谢老朱一家人!他们为了回报社会,帮扶困难群众,尽了最大的努力,作出了最好的榜样。”杨富珍是朱老从小就敬仰的老劳模,她也对老朱夫妇惺惺相惜。
喝水不忘掘井人,做人要知恩图报。老朱说:“这是我在读书市就懂得的一个道理。”
风雨突变:动迁时的爱心一片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朱老向闵行区红十字会捐款2万元。此时这已是朱老所能调动资金的最大数额了,当然,这钱也是他向老伴凌爱芳“申请”的。
由于村里动迁拆迁,羊毛衫厂已经停产了很长时间,企业资金早就捉襟见肘,库存的捐赠物资也已经告罄,无奈的他只能与妻子商量。同样爱心满满凑足了2万元现金,在第一时间送到去红十字会。
相比10年前,拿出经营利润的10万元主动请缨举办“春节老劳模迎春茶话会”,并帮助100位困难劳模的豪气。这一做,就是10年,总金额早就超过了200多万。但至此时,对没有了实业支撑的朱老来说,10万元早已不是一笔小数字。老朱说,动迁之风早在2006年就吹过一阵子了。但没有想到的是,雷声大,雨点小,整个过程拖了5年多,直到2011年才付诸实施。可这害苦了老朱,因为,听闻羊毛衫厂动迁的风声,客户都不来下订单了,原材料只得作废,工厂被迫处于停产状态。
尽管如此,老朱第一个就签了动迁协议。安置厂里员工时,老朱一点也不含糊,先挨个儿与股东们沟通,希望他们能换位思考,多想想员工们的不易与困难;希望他们能“发挥风格”,尽量少拿点。在朱老的努力下,羊毛衫厂员工无一例外,都拿到了安置款,最多的6万多元。
摆平了股东,安顿了职工。动迁所得的900万元安置款已然用去大半。老朱就用余下的钱做理财。“我尽量挑风险低的产品做,虽然利息不怎么高,可风险也小。”这利息朱老是要拿来继续对社会的回报——帮助困难劳模、贫困大学生和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士。
“我们永远忘不了,在最困难的时候,您和奶奶给我们送来了学费,带我们游览东方明珠电视塔……”写这封信,是朱老夫妇“手拉手”的慈善助学对象施燕、施俭姐妹。自从与姐妹俩结对以后,朱老夫妇专程去了崇明施家,看望他们。对两姐妹也不仅仅停留与经济资助,朱老更重视对她们的心理疏导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而今,姐妹俩已先后大学毕业。
现下的朱老与一般的退休职工几无二职,养老金是夫妇俩主要的收入来源。况且,朱老的儿子也岗下,媳妇还因前不久的一场大病失去了听力。于是,曾有人担心,朱老可能会停止对劳模的帮扶了。“劳模迎春茶话会照办。”朱老向市劳模协会保证,接着,他颇不好意思地补充:“人数可能会少点,大概40人到50人左右吧。”
人的价值观不同。朱老这么解释自己的举动,他自信,“无私地奉献——慈善与爱心”,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我奉献,故我在
都说男人成功的背后,是女人的无私奉献。此话用来形容朱老懂得妻子凌爱芳再合适不过。然而,凌爱芳在支持朱老追求事业(包括退休后“二次创业”)成功的同时,也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自己的成功。她把学校的教学工作做的同样出色,她用自己的理解默默地支持丈夫的乐善好施。这位上海电机厂职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与丈夫一样,也是上海市劳动模范。
关于自己,凌爱芳选择低调,选择“隐身”。当她了解笔者的采访意图时,一再要求笔者,不要写她,不要提她曾任学校教导主任的工作经历。“我只做了一年多教导主任就提前退休了,你就写我是教师吧。”他说。于是,整个采访过程,她一直在一旁静静的坐着。知道朱老说了他们的金婚,聊起闵行区为全区100对金婚夫妇举行金婚庆典,凌老师这才来了“兴趣”,她从内屋拿出了他们的金婚纪念照,眉飞色舞地向我介绍。照片上,一袭旗袍的凌老师温婉典雅。“化妆师也说我穿旗袍好看。”凌老师颇有几分得意。
此时,我分明从她的这份自信中看到了劳模的“身份标签”——要做就做到最好,并且好到极致。
朱可安与凌爱芳是在1953年结婚的,婚后,他们把家安在了闵行区陈行村。朱可安、凌爱芳夫妇的节俭远近闻名。随着第二代、第三代的逐渐长大成人,村里人搬的搬、建的建,都在忙着改善居住条件。可朱老夫妇却仿佛对眼前的一切视而不见,全家一直住在“比员工宿舍都差”的那个二层楼房内,过着平平淡淡的简朴生活。 直到这次动迁,三个儿女才搬迁新居,各自有了独立的住房。“三个孩子,除了小女儿与我们同住,房子大点,其他两个的住房面积都只有90来个平方。”不足100平方米,还三代同堂。可以想见,朱老女儿们的住房实在显得仓促。
捐出数百万做慈善,却不花钱买几个平方为儿孙们改善住房条件。有人直言朱老有点戆。“有时想想还真的有点对不起他们。”朱老袒露心声,但他说“并不后悔”。“爸爸出生贫苦,是党养育了他,所以他知足感恩。对我们来说,他既是严父,亦是良友。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他用自己的信念为我们保驾护航。”女儿的话对老朱是最大的安慰。
朱可安的善举都是在妻子和女儿的支持下完成的。每当从报纸上看到灾区需要赈灾募捐的消息,女儿们总会及时告诉朱老,凌老师也会帮着朱老筹钱寻物。全家总动员之下,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捐钱赠物。
“身为老板娘,‘招弟’(朱老对妻子的昵称)没从我这里得到任何的‘好’。”朱老所言的‘好’当然是指物质层面的。有照片为证:“招弟”双眼微阖,依偎在朱老怀里,甜美的笑着。那份享受,那份陶醉,真真是幸福满溢。
不事张扬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让凌爱芳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获得自信。尽管,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是“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