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安个人事迹

朱可安,男,1937年10月出生原江苏省奉贤县,中共党员。

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是新中国把他培养成一名高级工程师。他曾参与研究“长征”系列火箭,因在我国航天事业上的杰出贡献,成为航天部先进工作者,并于1993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朱可安的夫人凌爱芳是上海电机厂职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也曾被评为2000年上海市劳模。1994年,朱可安夫妇退休后创办了华宝羊毛衫时装有限公司,为帮助困难群众积累资金,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粗略统计,从1996年始,朱可安、凌爱芳夫妇先后向上海市红十字会、市慈善基金会、市劳模协会、敬老院以及云南,江西,贵州,河北,内蒙古捐赠现金人民币累计200余万元,羊毛衫价值100万余元,为陈行村老人捐钱捐物价值约60余万元;通过市劳模协会,连续15多年出资举办“上海市劳模迎新春茶话会”,连续多年帮助100名困难老劳模每人每年1000元;资助4名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其中一名从初中起),2014年起帮助一名市光小学五年级王佳文同学;张家口地震、长江发大水、台湾地震、汶川大地震都捐钱捐物;2001年、2003年通过上海市红十字会给青浦红十字、南汇红十字会捐羊毛衫价值各10万元,为患精神病患者解困……。总金额高达300余万元,所捐赠钱物占这家民营小厂历年总利润的75%。这么高的捐赠比例,在上海乃至全国都非常少见,从中也折射出他们心灵的美丽。

2014年,老朱夫妇经过商议,将工厂关闭,不再搞经营。失去了重要经济来源的夫妇并不遗憾,“慈善事业,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明年的茶话会、帮困资助,不会停,以后也不会停。”老朱夫妇的慈善之路,一直在延续。 


   劳模“侠侣”的美丽心灵——朱可安、凌爱芳夫妇退休创业,75%的收入用于慈善事业      

春节将至,家住闵行区浦江镇的退休劳模朱可安、凌爱芳夫妇又开始忙碌起来。敬老院里的被褥还保暖否、资助的几个小囡上学期成绩如何、社区还有哪家遭遇变故需要帮助……这几天,夫妻俩没少操心。    

一头银发,不经打理;穿一件旧到几乎要破出洞来的棉外套,走在浦江小镇的马路上,77岁的朱可安在陌生人眼中,几乎与“穷老头”无异。可就这极节俭的外表下,却有一颗火热的心:他饱含学识——曾是航天系统的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劳模;他并不贫穷——退休后创办企业,把华宝羊毛衫厂经营得红红火火;而他的精神世界,则更富有——将所办企业利润的75%用于慈善事业。    

与老朱的不修边幅稍异,老伴凌爱芳退休前是一位人民教师,也是市级劳模,穿得朴素,却也精致。面对记者,凌阿姨笑得腼腆:“过年前,要去烫个发,半年多没去弄了。”一件黑色绒外套,一条丝巾,“上海小姐”的风貌,不打折扣。就是她,与丈夫一起,退休后“下海”,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又反哺社会——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老朱夫妇向社会各界捐款已达270余万元。

捐资助学 结缘党报    

“我们永远忘不了,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您和奶奶给我们送来了学费,带我们游览东方明珠电视塔……”这封信的作者,是老朱夫妇长期资助的一对贫困姐妹。

几年前的一天,朱可安在本版上看到一则消息:施燕、施俭姐妹俩,姐姐高三、妹妹初三,家住崇明。她们的父亲因病骤然去世,母亲长期病重。姐妹俩从小立志成为大学生,而今却生活难以为继……尽管当时朱可安已经与崇明一名贫困大学生结对,自己又正患高血压和严重的冠心病,但他还是马上与妻子一起踏上崇明岛,看望了两位自强不息的孩子,并挑起这副助学担子。    

如今,老朱夫妇捐资助学的4名学生都已大学毕业,踏上了工作岗位。可夫妻俩并没闲着,贫困生小王,又成了他们新的帮助对象。年前,带着水果、羊毛衫和助学金,两位老人亲临杨浦,和小王畅谈自己的奋斗经历,鼓励她好好学习,早日成才。

关爱劳模 奉献爱心    

陆春龄的笛子独奏、马莉莉的沪剧清唱、闵惠芬二胡演奏……文艺界老劳模的精彩表演,引来台下老劳模们的阵阵掌声。像这样由上海市劳动模范协会、上海华宝羊毛衫时装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上海市老劳模迎春茶话会”,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0余届。    

朱可安深知,有些老劳模由于年老体弱、一老养一老等原因,生活比较困难,急需得到资助。于是,他主动向市总工会劳模协会请缨,连续十余年出资举办茶话会。帮扶了100名困难老劳模,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   面对那一幕幕情意浓浓的联欢场景,一件件厚实温暖的毛衣,一笔笔饱含深情的捐款,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杨富珍动情地说:“真心感谢老朱一家人,他们为了回报社会,帮扶困难群体,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

慷慨捐赠 节俭生活    

“老朱夫妇宁愿捐出数百万元做慈善,却不愿花钱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节俭远近闻名,是全村人心目中的大好人,我们都很尊敬他们! ”村支书陈明列说,“用农民朴实的眼光看,老朱夫妇就是世间的‘侠侣’。 ”    

多年来,朱老全家一直居住在“比员工宿舍还差”的二层老楼房内,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直到最近动迁,三个儿女才各自搬进新居。“三个孩子,除了小女儿与我们同住,房子大一点,其他两个都只有90来个平方米。”有人说,朱老“慷慨对外人,苛刻对家人,实在‘有点戆’”。朱老却袒露了心声说:“身为老板娘,‘招弟’(老朱对妻子的昵称)也没从我这里享到什么福,有时想想还真有点对不起她。但我并不后悔。 ”    

最近,老朱夫妇经过商议,将工厂关闭,不再搞经营。失去了重要经济来源的夫妇并不遗憾,“慈善事业,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明年的茶话会、帮困资助,不会停,以后也不会停。”老朱夫妇的慈善之路,将一直延续。



上海市闵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