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滨事迹

王海滨,男,汉族,1989年10月出生,共青团员,闵行区华漕镇诸新三村居民。

居民楼起火,王海滨从5楼往下挨家挨户敲门叫醒邻居,并打开1楼滚烫的铁门这一“生命通道”,邻居们安然无恙,王海滨却被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达88%。2年后,他在病情稍有好转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开出公益课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渴望回报社会的那份初心。他的勇敢和坚强感染了无数申城市民,被誉为“上海好邻居、救火真英雄”。

烈焰中,他不惧生死打开生命之门

2015年6月16日凌晨1时45分左右,闵行区华漕镇诸新三村14号楼1楼突然起火,浓烟迅速吞噬了整幢楼房。王海滨的母亲被浓烟呛醒,她叫醒儿子,问是不是点了蚊香。海滨起床查看,发现浓烟是从大门口钻进来的。这几天闷热,晚上睡觉时,王海滨习惯把家里的防盗门开着,只关上外面一扇纱门。打开灯,发现家里被包围在滚滚的浓烟中。

发现楼下起火后,王海滨对母亲说,他要下楼喊醒大家。当时外婆已经被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紧紧拉住海滨,告诉他这样做太危险了,但王海滨挣脱开外婆,头也不回,就冲了出去。说到孙子,外婆拍拍胸口,透着揪心的疼,“没过几分钟,家里断电了。门口的烟,呛得我眼睛都要睁不开了。他说要下去把楼下防盗铁门打开,好让消防员进来,我拉都拉不住。”外婆看见,孙子的背影淹没在浓烟中,他甚至来不及带一块弄湿的毛巾。

海滨刚下楼时火势并不大,之后火势沿着电线窜至楼上。“着火了,快下楼!”王海滨穿着拖鞋,跑了80多级台阶,从五楼跑到二楼,冒着浓烟和烈火,忍着疼痛坚持挨家挨户敲门,叫醒熟睡的邻居们。“我听到他在4楼、3楼敲门喊别人起床,到2楼我就听不见他的叫喊声了。”王海滨的母亲回忆。

小区门卫顾师傅和陈师傅发现着火后,在楼下尝试开门救火,但门锁滚烫,没有钥匙的他们根本无法打开,急得团团转。几分钟后,他们听到楼道里有人喊“着火了,快救火!”之后王海滨从浓烟中现身,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打开防盗门。小区保安赶紧用灭火器灭火,而王海滨却一头栽倒在地。随后消防车和救护车赶到,王海滨被急送医院抢救,消防员破灭余火,从楼内疏散出15人。

202室居民陈希根在家门口旁的台阶上发现了王海滨遗落的被高温烤至变形的黑框眼镜和一只拖鞋,两个镜片从镜架上脱落,一个镜片不知所踪。他哽咽着说:“从二楼到一楼的十几级台阶,海滨是赤着脚跑下去的,真不敢想象其中的痛苦。没有小王危急时刻的行动,后果真不堪设想。海滨正值青春年华,谁说小年轻不懂奉献,他就是社会的正能量。”在陈希根看来,社会需要温暖的阳光。海滨不顾个人安危,挨个敲响邻居家的大门,真是个好邻居。

火灾过后的现场,二楼到六楼的过道窗户,四周被烧得黑乎乎的。刚踏进楼里,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焦味。楼道内黑漆漆的,大火过后的墙壁烧成了“一片黑”。所有的东西,面目全非。一楼过道里停着两辆电动车,烧得只剩下钢架。装在墙上的电表都被烧焦,居民家的防盗门因为被烧得变形,关也关不上。邻居心有余悸地回忆道:“楼内有一家租户,家里是毛胚房并未精装修。厨房就在离大门不远的地方,煤气管道都是裸露的。万一烧到他家的煤气管道,我们整栋楼的人都完了,是海滨救了我们大家。”

烧伤后,他英雄义举引起极大关注

送入瑞金医院抢救的海滨被诊断烧伤总面积达88%,评估为三度烧伤。在医院的急救手术台上,没有麻醉,手术刀一下下划在海滨身上,划向手脚,割开皮肉,流出脓血,理应很疼,海滨却好像没有感觉。由于呼吸道严重感染,抢救过程中,医生给王海滨插入喉管。

王海滨的记忆停留在这一刻。再次醒来,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他隐隐记得发生了什么,却不知道年何月几,昼夜不辨,更不知身处何地。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换药。

海滨的无畏精神和英勇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大家纷纷伸出援手、献出爱心,你一千、我几百,汇集起点滴力量,帮助海滨进一步坚定与伤痛斗争的勇气。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分会专设了账号为王海滨接受社会救助。市、区两级红十字会先后下拨救助款、市民爱心善款56万余元。闵行区文明办、闵行团区委、上海文汇报社等共同主办“上海好邻居 救火真英雄——为王海滨募捐慈善义演”活动,通过众筹募得爱心企业捐款、社会公益义卖金170余万元。

康复时,他感恩他人决心回报社会

在社会各届的关心关爱下,海滨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救治。康复中的王海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对谁来说,做这个选择都不容易。亲身经历过这些,就更加不会轻易预设。冲下楼救人的那一刻,我没有纠结和犹豫,如果时间倒回,想到能拯救这么多人的生命,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现在,他说的最多的是感激,“要感谢的人很多,从我受伤入院开始,就不断有华漕的邻居、闵行的领导、市里的领导和普通的上海市民来医院看望,送鲜花、送水果,捐款,并且送上鼓励的话语。他们的每一点关怀都让我感到温暖,也是我走出低谷期的动力之一。”

海滨说:“现在空闲的时候,我想的最多的是今后如何回报社会。”住院期间,他发现不少病友因肢体伤残,为今后生计忧心忡忡,于是与院方商量后,他开出了公益课堂,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三点教病友们电脑操作技能。

王海滨的初心很简单:“在这里住院的很多都是工伤患者、一线操作工人,受伤之后很难回归原先的工作岗位,大多会专做后勤。我是学工科的,希望发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多掌握一门谋生技能。”

他又向闵行区华漕镇文明办表达了与困难学生结对助学的心愿。他委托父亲,从社会募集的“王海滨关爱基金”中拿出5000元善款,作为第一期助学款捐赠给结对对象。王海滨还暗下决心,把公益作为接下去要做一辈子的事业。他有意向专门的烧伤康复组织靠拢,加入与烧伤相关的公益群体,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功能性康复到心理康复,给予烧伤病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关于“英雄”二字,如今的王海滨有自己的理解:“英雄不该是个一次性的称号,大家给了我这个荣誉,我很感激,也是种鞭策。希望我能不断用行动来印证英雄的称号,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关爱和帮助。”

王海滨,2016年1月荣获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入选纪念证书;2016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2015年6月被上海市见义勇为评审委员会授予“上海市见义勇为楷模”称号;2015年9月被上海市委宣传部授予“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称号;2015年12月被第十八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组委员会办公室授予“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6年8月被上海市文明委授予“二〇一五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称号;2017年2月被上海市委政法委授予第六届上海市“平安英雄”称号;2017年11月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2018.06.20王海滨事迹报告会

上海市闵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